清海無上師簡介:

清海無上師出生於悠樂。從小即顯示有詩畫方面的才賦。曾以輕逸的詩歌寫下了生活中清新的一面、國家的浮沉、塵世的牽絆、生活的沉艾、微弱的希望、迷失與覺醒…。

 及長出國遊學,與一位德國博士結婚。婚姻生活非常幸福,卻不能阻擋其決心對真理的追尋。清海無上師放下了榮華富貴周遊各國、至各著名聖地尋師求道,最後在喜馬拉雅山閉關修得正果。目前清海無上師仍繼續歷遊各國救苦解厄,傳播真理。

 以下是秋風對清海無上師詩的感想:


  在悠樂的詩歌裡,人們可以閱讀甚多有關一位修行人所寫的佛教禪詩或基督教的詩篇,但反觀另一方面,多數人們幾乎都未曾讀過修行人所寫的情詩。如果有機會拜讀,也多是寥寥數行隱喻的詩句中,提及大都被各宗教列為禁忌的愛情故事。

  清海無上師已打破此慣例。於最近1996年夏,她已正式允許吟唱、出書推廣60首以上的詩,包括情詩與禪詩,是她修行前、後所創作。她已出版的詩集及CD有「無子詩」、「前身的足跡」等。

 對我個人而言,如果閱讀一位僧尼禪詩是一件平常的事。反過來欣賞一位女修行人的情詩卻是一件令人頗富興致的發現。那是一種好奇的感覺,融合了凡俗性與宗教馥郁香火。正因如此,我才努力嘗試以一種慎重、無私的情懷走入清海無上師的詩中世界。唯恐不輕步走,自己可能破壞清海無上師詩中瀰漫的自在氣息,包括那些愛情滋潤的詩篇。

 如同任何一位世俗中人,尚未出家前,清海無上師也走過愛情喜怒愛惡的圈子,曾燃燒自己於愛情欲望的火中,歷經人間夢寐以求的恩愛婚姻,最後清海無上師對愛情失望,拋棄了世間甘甜苦澀,為了覓入佛土。清海無上師的詩,融合了世俗情愛與修行人生的清淨佛心。

愛情與幻夢

 清海無上師的詩中蓄含情愛的傾訴,如同一般的愛情,亦有那些哀怨孤單,失望等待的夜晚,和那些熱烈恩愛的日子……。唯一不同的是,所有這些情愛,清海無上師接受於所謂的「道光」之下。我們來聽聽清海無上師描述等待情人時的孤單:

•••
"從未若此孤單
也未如斯悶愁
•••
今夜唯獨詩與我
明日何遙夜深長
躺隱魂魄髮蒼穹
聆聽人生落雙肩"

(單夜--無子詩Ⅰ)

 當知道情人不來,詩人孤獨臥聽雨灑綠葉,夢回遙遠的記憶:

•••
"瞻面前 唯餘過去影
聽雨落 以為人來聲
片片葉 無痕將秋送
柔荑愁 收拾散落情"
•••

(餘情--前身的足跡Ⅱ)

 幻夢已逝,愛情已空,清海無上師唯有嘆息:

•••
"許諾伴我冬雪夏陽
轉輪迴為塵間極樂
教我耽迷歡娛奇趣
青春十指再創天堂!"

•••
(造天堂者--前身的足跡I)

 雖然有道光照亮,詩人仍不忘那些熱濃恩愛的日子:

•••
"相偕去 綿遠彼岸
萬千言 停於唇瓣
愛依依 熱懷深擁
天人一 芳息馨暖"

(意外時光--前身的足跡Ⅱ)

 雖知道這些浪漫的詩行只是一位修行者出家前的「前身足跡」,但當我讀到那些詩段描述如上,心中仍然避不開那種刺痛的感覺。感受有點不同,自己本來為了要滿足對藝術的好奇,反而變得抑鬱感動,為詩人而痛惜,如聆聽一位好友傾述她擱淺的情局般珍貴。

相持於天和地

 這可能是悠樂文學研究者,首次透過作者的許多情詩,能夠見證一位女修行者破除我執的歷程。然而詩人清海無上師所經歷出世入道的歷程,亦點出一位古典亞洲婦女的辛酸和人生的悲壯:一方面欲沉醉於情愛,一方面想奉獻一生給佛;一邊努力要渡過彼岸,一邊卻沉迷欲望落入娑婆塵世:

•••
"想精進 道還太甚遠
欲德行 為何常罪過"
•••

(高如雲霄--無子詩Ⅱ)

 我深感興趣,能夠細細品讀一位女修行者每一個最秘密、最隱私的角落:她的愛情與欲望;她的孤單與幸福;心智的奮掙與沉淪。令人感受到那種人生的悲壯,內心情愛迷惘、善惡升沉的衝突。我不再看到那種為滅慾而苦修的乾枯典範,反而認清修行者的全新風貌:明朗、純真、生動。提及禁忌處而儀態依然雍容;談及舊時情而心情依然自在;論及情欲而心境依然清澈;憶及憂傷事而心不愁苦;訴及失敗而心中仍充滿希望。此積極態度,泰然自在,只有當修行者已達覺悟的頂點方可做到。

 讀者讀到詩人在徬徨時刻,既想留伴君側,又欲皈依佛陀的那種爭戰、脆弱的心境時,不免心感抑鬱:

•••
"我跟你留下
屋外有寒風
不知去何方
世路長仃伶
•••
縱然身為人
如鳥要成雙
如獸須有居
我亦復如斯!"
•••

(接受--前身的足跡Ⅱ)

 多少次詩人欲出離塵囂,心覺世間俗累似將自己綑綁於紅塵:

•••
"人生似監牢
衣食如債務
床蓆似迷藥
我如寤寐主"
•••

(無力--前身的足跡III)

 有時詩人以為已平順安抵彼岸,然而跨入佛土的歷程並非那麼簡單,因為清海無上師已多次親身驗證:

•••
"往前一步溯流源始
後退一分歸回塵埃!"
•••

(色空--無子詩Ⅰ)

 詩人自我自首:墮落的真正原因仍只為了恩愛、衣食等俗事:

•••
"恩愛張網
食衣束縛
越掙奮又越纏身!"
•••

(高如雲霄--無子詩Ⅰ)

 紅塵的牽累每每使詩人厭倦到極點,幾乎粉碎了皈依的美夢:

•••
"有時清晨太陽沉睡
痴痴等待不見光暉"
•••

(無題--前身的足跡Ⅰ)


棄娑婆入佛土

然而,上帝的恩寵終於來到。倚仗佛光導引,詩人能夠脫離娑婆塵世的各種
束縛,步入佛土。清海無上師往後的詩句變成更豪邁、更具吸引力:

•••
"不乞求不想遮瞞
人世間幾多憂傷
天地轉交替雨陽
視滄桑如戲一場"
•••

(仍長久--前身的足跡Ⅱ)

 出家皈依的日子,天地落淚,也正是女修行者心中開菩提會的日子:

•••
"我落髮皈依吉日
地誓擁戴天流淚!
心歡樂開菩提會
請十方諸佛,證知
今後貪瞋痴確斷
秀髮落地 阿鼻花開"

(出家--無子詩Ⅰ)

 實際上,皈依者的心情並非如此平易清閒,而能讓讀者感動的正是在清海無上師詩篇中那個「人」的品質。我們來讀一讀那些描寫清海無上師懊悔捨棄心愛的夫君,獻佛一生,那種徬惶、思念的心境的詩行:

•••
"請汝減憂輕愁
讓我也少奮掙
一人尋求修道
一人世獨一身"
•••

(留言--無子詩Ⅰ)

 這個「人」的品質,這個徬徨思念,當女修行者成道下山時仍然得見,開始她另一個行道的嶄新歷程:

•••
"吾心有如秋葉情
內寄眷戀,外風吹
辭師辭友辭寺
謝別禪庵歡喜日
步遲疑 塵間回
美好禪樂 還深知!"

(下山--無子詩Ⅰ)

清海無上師的詩風特色

 其詩作每每論及人的本質,言語真誠、充滿人性。可見單純、樸素的表達方式,已築成清海無上師詩風的根基。清海無上師作詩如寫日記,筆隨意到,無須修飾,有時更打破韻調格式,韻律已在其次。清海無上師的詩自然流暢,不隱喻、不掩飾。其六八詩韻平易輕快,一如阮炳( Nguyen Binh )的詩,但更具城都風味,言詞常引用佛教意象。下例的「荒樓」一詩寫於義大利的 Rapallo 市,可讓我們一睹清海無上師六八詩韻的殊勝:

"來此! 樓閣靜默
蛛織朽門
蟲吟園淡!
空房風吹蕭瑟
似千古魂游走煩悶"
•••

(荒樓--無子詩Ⅰ)

 與距今約三十多年的一位修士詩人范天書( Pham Thien Thu ),所創作之隱喻愛情詩相比較,則清海無上師的情詩寫作方式完全相反。范天書只敢用意象來描述情人:

•••
"妹髮 馥郁醉香
細手 蓓蕾花晃玉影"
•••


  清海無上師則不同,所描述的情人非常寫實:

•••
"您還記否曾經說過:
唇朱紅如我心頭血
目湛藍如雲天涯越
髮柔美若金絲無價!"
•••

(造天堂者--前身的足跡Ⅰ)

 除了一些單純樸素的抒情詩,偶而清海無上師也寫作一兩首帶有神靈氣氛的詩,如詩人丁雄( Dinh Hung)的風格。下例摘自「累劫的愛人」兩段詩句,勾畫出清海無上師的另一種詩風:

•••
"你何方? 迷途萬千
可記得 前身呼喚?
瞬息夢 生千般緣
幻身中 埋藏誓願"
•••
"我來到 你可知曉!
我身旁 恆伴紅蓮
魂不倦 等你數劫
可記否 你許願返?
•••

(累劫的愛人--前身的足跡II)

 如詩人武煌璋(Vu Hoang Chuong)的驕奢豪邁,在清海無上師詩中幾段詩篇也可以見到:

•••
"百年劇投入無益
仰天笑情愛懵懂!
不在意天地運行
不掛心夜垂日升"

(仍長久--前身的足跡Ⅱ)

 有幾首如上的詩,一些抽象華美形影,在清海無上師出版的CD所附的五本詩集中實是不可多見。其他大部份的詩都還保留清海無上師的原始風格,其文筆殊勝之處在於純真、簡樸、人本、寫實。就純文學方面而言,如果讀者深感興趣,並與作者靈犀相通,那便可視為成功的作品。但是這是以世俗角度來考核。有關批判一位佛教修行者應否暴露私人感情生活令徒弟群眾知曉,則是隸屬每個人、每一位佛教弟子或僧尼的個人觀點。

在佛教世界裡面,對清海無上師在修行、傳法中破除我執的方式,已多有爭議。如今若觀其作詩,從寫作情詩到修行詩的風格,比起清海無上師在修行中破除我執的「大事」,也只算是一個小小的「破格」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