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給朋友

 

 

了脫前世因緣

 

編號:CD-CG29
地點:福爾摩沙西湖
時間:
1991.09.08
性質:共修

用語:中文開示

簡介/精彩開示

修行有很多陷阱,我們可以預防外面的人或魔鬼欺騙,但如何認識自己,避免自欺欺人?明師如何透過考驗來篩選值得的徒弟?修行後同修相聚機會較多,如何了脫彼此間的前世因緣?身、口、意不乾淨會招致何種後果?師父說:「我們身、口、意一剎那乾淨,那個剎那全宇宙都是我們的,都擁護我們,都準備好王位給我們上去坐;我們一念頭不對勁,就會吸引種種的障礙過來…」師父也透露自己婚姻幸福的祕訣,並闡述婚姻和諧之道。

「我們修行要一世解脫,既然已經有結婚或是已經有朋友了,我們就這樣忍耐下去,互相對待好,互相鼓勵修行,這樣子就好了,就不用再多麻煩,不用再找藉口懈怠下去,很難看!講什麼前世因緣幹什麼?…我們這裡是修行的地方,來這邊為了要修行,所以佛菩薩會加持我們。我們做一個好的人,我們身口意每一次好的話,十方三世佛都在我們旁邊...」

重點提示

修行有很多陷阱,我們可以預防外面的人或魔鬼欺騙,但如何認識自己,避免自欺欺人?
所謂「嚴師出高徒」,外表嚴格與否是否為評斷明師真偽之依據?
有時明師無法拒絕徒弟求法,您想知道明師如何透過考驗篩選值得的徒弟嗎?
世人期望明師為世界帶來和平,為何耶穌基督卻說:「我來不是為帶平安,而是帶刀劍。」(瑪竇福音10:34)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亦無法避免祖國迦毘羅衛滅亡?
子曰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這句話於婚姻生活可否奉為圭臬?師父透露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訣,並闡述婚姻和諧之道。
您想知道師父為何這一世不出生於中國嗎?
我們修行不能看外表,自己裡面的概念要非常正確,才不會被情況污染或是影響。有時候如果我們裡面的道德不穩固的話,一動就搖。因為我們不能分別什麼是真、什麼是假的,然後那個要誘惑我們的人他一定會有辯才,他一定會想辦法讓我們相信他。
修行團體戒律要嚴格,但過於嚴格以致傷害人是否適當?師父妙舉金庸劇為例,講述戒律的目的,以及戒律與人何者為重。
師父勉勵同修捨棄自私的精神:「我們修行的人心越來越擴大,才能夠容納佛菩薩的加持力,我們擴大我們的心,擴到整個宇宙都是我們的心的,那個時候就成佛了。…我們越搶東西給自己,我們越吃虧;我們越大量、我們越給,我們越有。那個宇宙法律是這個樣子的,所以你看釋迦摩尼佛、耶穌基督他們犧牲他們自己的本人,才得到宇宙的果位。」

回目錄頁